发布日期:2025-08-07 12:20 点击次数:82
七圣娘娘,神话故事里的七仙女也,乡间也称之为七圣妈、七圣母、七仙姑、七圣娘妈、七圣夫人、七娘夫人、七星夫人,是七位女神的总称,大多时候也单指七位中的七妹或大娘。七圣娘的起源,主要是星宿崇拜,系为自然神,与女宿扶筐七星、昴宿七星、牛宿织女三星、女宿婺女四星等有关。去到秦汉,因受登仙思想的影响,七星崇拜产生了人格化的飞仙形象,及后随着历朝历代的传播发展,又被人物化具体化成为七仙女,如董永孝感天女、牛郎织女的故事。据相关资料可知,七圣娘传到了东南沿海闽粤地区之后,于唐宋时期形成了在地化,而于粤东潮汕,元明时期的七圣娘甚至屡屡显圣,清乾隆版《潮州府志》中载有二则七圣庙的相关内容,其中有云,大明嘉靖末年,郭成率官兵剿丰政蓝田土寇,至小滩有七妇人渡水语以贼巢所在并授进剿日期,后贼平,赞叹神圣,乃建庙祀之,而该小滩也被称为七娘滩。此外,康熙版《海阳县志》、民国时《潮州西湖山志》《韩江见闻录》也记有明清七圣娘娘的相关。七圣娘之信俗,在潮汕地区由来久矣。
图片
占陇石港山下的七圣娘娘庙当下所见,潮汕乡间崇祀七圣娘,有单奉一位者,有齐祀七位者,也有奉祀二到六位不等的情况。七圣娘娘七位,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化整合,都是有名有姓有出身,甚至还有具体生辰八字,甚是详细。笔者认为,单奉一位七圣娘的情况或更古老,是为星宿人格化的崇祀,而七位齐备有名有姓则是在地化的最终形态了。据数据显示,韩江流域的潮安及周边一带乡间奉七圣娘娘多为七位,其崇祀点颇有数量,且不少系为当地主神,而位于练江、龙江上游的普宁市,按目前田野调查搜集所知,概有50多处七圣崇祀点,此间绝大对数仅奉一位七圣娘,与韩江流域的情况对比鲜明。
图片
七圣娘被认为是善良、美丽、聪明、神秘的女神,是女性力量、家庭和谐的象征,知名度极高的潮阳百花尖有《七圣娘娘经》写道:大圣大慈救苦难,救济凡尘苦难人,或入房中救生产,或来牢狱救罪人,救得千灾百难苦,邪魔鬼怪脱离身……。在闽南到粤东一带,七圣娘被奉为庇佑生产与保护孩童的女神,若家中小孩疾病缠身,往庙于七圣娘前祈福,多能如愿。也有一些让小孩拜认七圣娘为干娘者。普宁民间认为小孩是活在花园里,当十五岁时“出花园”,所拜除了公婆母即床脚婆、花公花妈之外,也有在七月初七日酬拜七圣娘者,其表达了娘娘保护孩子度过幼年、童年、少年时代,终于成人出花园了。七月初七的七夕乞巧节,也是七圣娘娘的圣诞日,这天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又赋予了七圣娘庇佑姻缘的神职。而七夕这天,乡间多数崇祀七圣娘的庙宇都有举行祝庆活动,尤以专庙者更为隆重。
图片
七圣娘信俗的在地化发展,最终形成了陈晴姑、林三姑、张月春、李玉枝、黄九娘、关山有、蓝妙琴等七位女神的具体化人物,此者可见于部分村庙所奉神位牌上。据资料介绍,七圣娘娘最早系在唐代已经受到朝廷敕封,称敕封护国庇民七圣夫人。而潮汕乡间也有资料记述,陈晴姑为敕封三十三天高楼洞主朝天顺应无极清虚大夫人,七月初七日诞辰,系山东青州人。林三姑为玉封居山映水日月德惠济清化二夫人林氏,十二月初一诞辰,南京顺天人。李玉枝为玉封遇山显现日月灵感应清明三夫人,十二月十五诞辰,系福建泉州人。张月春为玉封逍遥自在现云间威显清惠四夫人,五月初五日诞辰,系江西封城人。黄九娘为玉封显灵秉空现书录祸福清顺五夫人,九月初九日诞辰,系广西桂林人。关山有为玉封灵通宇宙神威肃清广涛德六夫人,九月十五日诞辰,系湖广荆州人。蓝妙琴为玉封先贤太保灵通报应清金七夫人,三月初三日诞辰,系河南开封人。此间具体化的七圣夫人名讳排序于各地也有一些差异,如有七圣为陈靖姑、关山有、黄九娘、林三姑、蓝妙琴、张月春、李玉枝之说法,也有七圣为陈靖姑、江山育、李玉枝、蔡月春、张九娘、林三姑、陈五妹者。纵观整体材料,则七圣娘娘的人物具体化最显眼的事情,系其与道教闾山派三奶夫人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有了交汇与叠加,此与七圣娘护佑生产而为孩童保护神的关系密切。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七圣娘娘七位有具体人物的情况,在其他地方甚是流行,然在普宁地区尚未得见。
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普宁乡间崇祀七圣娘娘的地方目前所发现有51处,而保守估计,则全市最少当有七八十处以上。普宁的七圣娘娘造像有软身、硬身两种做款,软身概有十余处,余者皆是硬身款。七圣娘也有文身、武身两种形态。庙宇奉祀为软身的,通常也会再奉一尊硬身,且为武身形态。七圣娘的文身形态是为身穿文袍头顶戴冠而手执纸扇的夫人形象,也有手捧书卷或朝笏或如意或直接掺手于前的情况。而武身,则披盔戴甲,手持七星剑,脚踏双金狮,也有一手再执纸扇者,风姿飒爽,威武有劲。比较有意思的是,普宁南山村仙师老母庙则将七圣娘直接塑成七仙女的形象,灵动脱俗,端庄大气。从整体分布上看,普宁东部的七圣娘娘形态最为多样,而西南部相对单一为夫人持笏多见。
图片
占陇华林村的七圣娘娘庙普宁崇祀七圣娘的地方最多最集中的是在东部占陇、军埠、下架山、麒麟、南径等镇之村落中,计有23处,其中有13处为专庙主祀七圣娘娘,余者是为村庙配祀。占陇浮屿石港山的七圣娘娘庙奉祀的娘娘有七位,是目前普宁所发现唯一一处一庙奉祀七位者,且七位娘娘皆为软身做款。据华林村人介绍,其村七圣娘娘在当代多往潮阳百花尖攒香火,故有分灵该处之说法。然按当下乡间时尚往某处知名大庙攒香火的情况来讲,在没有确凿历史信息的情况下,香火也未必就是出自该处。时下潮汕有部分地方号称系为七圣娘娘发源地,实则东南沿海江浙闽粤很多地方都有七圣娘娘信俗,所谓发源地真就未必可信。普宁诸多七圣娘娘庙的创建时间是在清代,部分可以去到明代,然大多数是没有具体信息的。
图片
占陇桥柱西楼七圣娘娘庙图片
图片
占陇桥柱杉铺掌洋七圣娘庙图片
图片
占陇桥柱旧地九天娘宫图片
图片
图片
军埠大长陇老庵的七圣娘娘图片
军埠老乡注生娘宫的七圣娘娘图片
军埠陇头后楼的七圣娘庙图片
图片
图片
下架山陂新村的七圣古庙图片
图片
图片
下架山咸寮出米石庵的七圣娘图片
下架山下西埔村的七圣庙图片
图片
图片
下架山双丰村的慈国古镇庙图片
下架山镇蛟池村新乡西门内神坛
图片
麒麟径水村的七圣古庙图片
图片
图片
南径陇华村的七圣古庙图片
图片
市区流沙以及池尾、燎原乡间崇祀七圣娘的地方有8处,主祀配祀各半,其中较为可考的是燎原乌石村七圣古庙,至迟是创于清初,其奉七圣娘系乌石全村各寨之主神,香火鼎盛,远近有名。池尾上坛村有玄灵庙,奉有七圣娘娘软身、硬身两尊,俗称大妈、二妈,相传软身之大妈系乌石七圣庙原奉神像,据上坛村人讲述,有次乌石七圣妈在外重妆金身完成后返庙途中于此避雨过夜,翌日雨停而七圣妈神像变得沉重难以搬动,卜杯称是不愿离去矣,遂留上坛,乌石则重塑金身。普宁北部、西部崇祀七圣娘娘者甚少,仅6处,其中洪阳一处是为当代新设,大坝镇之寨河、半径、云石岩则颇有历史,梅塘石鸟七圣娘系该村萧氏族祀神灵,里湖河头玄灵庙之七圣娘或是明末谢氏从澄海所带来。而七圣娘以“玄灵”为庙额者,目前普宁所发现有两处,即池尾上坛、里湖河头,“玄灵”当有处。
图片
流沙秀陇村的圣神古庙图片
图片
流沙新坛村的七圣庙图片
图片
流沙南山村仙师老母庙内的七仙姑图片
图片
池尾上坛村的玄灵庙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燎原乌石村的七圣古庙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坝横山村的七圣娘娘庙图片
图片
大坝半径村的新圩庵图片
图片
大坝云石岩图片
图片
里湖河头玄灵庙图片
普宁西南部山区崇祀七圣娘娘的地方有14处,当中以大坪镇数量最多,余者零星分布在各乡镇村落中。而按估推,则山区诸乡镇奉祀七圣娘的庙宇当有二三十处之数量,只是目前走访尚未遍及。在诸多七圣崇祀点中,后溪乡的七圣宫影响力甚大,其始创时间颇早,庙宇历有修缮,而近年扩建,规模宏伟,其庙主祀之七圣娘娘有六位,当地民众尊称之大妈、二妈、三妈、四妈、五妈、六妈,是普宁两处奉有七圣娘多位的庙宇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该庙诸神塑像甚是精致传神,远近难得一见。
图片
云落虎爪庵燕岩观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普宁,七圣娘娘常与注生娘娘、九天玄女同时奉在一庙之中,且不少也配祀有大圣佛祖。笔者推测,注生娘和七圣娘都是护佑生育、保护孩童有关的神灵,二者同时出现是完全可理解的。而七圣与九天或大圣同时出现,则不免让人想到或与民间法教有关,毕竟七圣娘娘也有武身擎剑的形态,在民间故事中,其法力高强,同样具备打击力,或法教仪式时候同请来助力,如此也是理所当然了。另外,据资料介绍,在中原地区,道教系将七圣娘娘系与九天玄女并列之女神。
图片
云落镇大池村二寮庵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埔镇的清云洞图片
图片
高埔镇下营村新寨仔盘龙庙
图片
图片
图片
船埔镇枫树排村福新宫
图片
大坪镇大坪村狮地下普庵庙所奉七圣娘娘
图片
大坪镇大坪村红锋月湖宫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坪镇大坪村下坳仔永圣宫
图片
图片
大坪镇窝里村竹园下大圣宫
图片
图片
大坪镇窝里村竹园下众神宫奉七圣娘娘神位
图片
大坪农场桐树下村大圣宫
图片
图片
后溪乡平洋村七圣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七圣娘娘信俗的一路演化甚是明朗,其最早起源于抽象的星宿崇拜,到秦汉时期被人格化再后演变成了七星七仙女,随着道教的兴起与官民所需之推动,在各种力量的重构整合下,叠加出现了陈林张李黄关蓝七夫人的具体人物形象,最终成为当下所见之七星夫人、七娘夫人、七圣娘娘。实际上,七星七仙与七娘夫人两种形态的七圣信俗也是并进流行的,比如在广东普宁所见这五十多个崇祀案例中,两者几乎可以视为皆都存在,而更以七星七仙之七圣信俗为主流,与他处之七圣形成鲜明对比。
图片
整理:忘时堂传统文化(族谱编修)工作室
撰文:张声金
摄影:安静声音
信息支持:普邑风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正体五行 子月择吉列表
下一篇:没有了